印企“去印刷化”凸顯轉型趨勢
印企“去印刷化”凸显转型趋势 中國新聞出版網報記者 左志紅 “從今天開始,再無中國印刷集團公司了……”5月20日,當中國印刷集團公司(以下簡稱中印集團)宣布更名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後,業內人士在微信朋友圈上如是感嘆。 就在此前一天的5月19日,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威力印刷集團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,公司擬更名為藍天威力控股有限公司。 《中國新聞出版報》記者發現,這是繼去年多家印刷企業更名後的又一波印企更名潮,且“去印刷化”趨勢都很鮮明。對此,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張雙儒直言:“未必都要更名,但轉型勢在必行。” 更名緣於轉型需求 沒有掛牌儀式,沒有嘉賓剪彩,中印集團低調更名。由於中印集團是印刷行業的“國家隊”,更名後成為國內首家以“文化產業”命名的國字頭集團,這不得不讓人特別看待。 兩家公司為何更名?中印集團總經理羅鈞對記者說:“2012年5月集團劃歸中國國新控股公司管理後,國新控股向集團提出向文化產業轉型的要求。當然,集團自身也有轉型意願。” 羅鈞分析認為,此前集團主業為書刊印刷,但出版業面臨數字化和網絡化的衝擊,為之服務的印刷業也同樣受到影響。同時,印刷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,這就要求必須尋找新的出路,正好文化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好時機。 而中國威力印刷也在公告中提出,新名稱將展現一個嶄新的公司形象,並反映公司策略及集團未來業務發展。這家在廣東省河源市開設了印刷工廠的外向型印企,同樣從出口市場感受到涼意。中國威力印刷的主業為書籍印刷及專用產品(如兒童立體圖書和文具)製造,其2013年年報中提到,公司主業表現不斷轉差,除疲弱的市場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外,還由於數碼印刷解決方案的發展、電子書的日益普及。 投資併購如火如荼 “新集團的第一步規劃,是打造二三十萬平方米的文創園區,將文化和創意、科技相融合。”羅鈞如是表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的構想。 近年來中印集團將印刷主業整合後搬遷至北京郊區,城區僅留下數字印刷業務。而位於城區繁華地帶的北京新華印刷廠、人民美術印刷廠和百花彩印廠的老廠房,則改建成3個文創園區,面積總計近10萬平方米。 “未來,我們還計劃在北京及京外繼續打造文創、科技園區,目前已和南京一家公司初步達成在南京建立科技信息園區的意向。”羅鈞說。 在打造園區的進程中,依托母公司國新控股強大的資金支持,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嘗試在入駐園區的企業中進行投資。在園區之外,這樣的投資併購也在進行,並且積極探索混合所有製。最近投資成立了兩家文化公司,一家以文化圖書策劃和文化旅遊產品為主,另一家主營兒童文化與教育產品,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股權佔比均為34%。 與中印集團轉向文化領域不同,中國威力印刷則致力於“成為一家具創新精神的天然氣供應與分銷商”。 中國威力印刷發布的年報和公告顯示了其在天然氣領域的收購進程。從去年11月至今,中國威力印刷通過使用募集資金,陸續收購了山東、江蘇、遼寧的若干天然氣項目,收購資金少則幾百萬港元,多則5億港元。另外,其對湖北、貴州的天然氣收購項目也在進行中。 印企轉型勢在必行 其實在中印集團更名之前,印刷行業就出現了更名潮。 […]